Transcript 和平社區.ppt
朝陽科技大學99-2
法政與社會課群通識課程 –
社區營造與文化生態(0093)
台中市北屯區-和平社區
傳播藝術系 傳3A 9720021 曾郁婷
2011/08/20
走過 軍功寮庄
錯落的古厝、童年記憶中的打鐵聲響起
穿越時空的巷弄,空氣中飄散淡淡的煙草味
請不要懷疑,您已經來到今昔交會的軍功寮
1
壹、所在
2
• 「軍功寮」位於台中市東北部的北屯區境內,行
政區域包括軍功里與和平里,東以西平山為界與大
坑里、東山里相鄰,西至旱溪與舊社里鄰接,南接
水井里,東南以大里溪為界與廍仔里為鄰,北側與
潭子區相鄰。
• 軍功寮海拔約一三○公尺至一四○公尺,地勢北
高南低,北面為大山母山,西接台中盆地,山麓坡
緩和,台中市政府在此建設六、七、八、九、十號
等五條登山步道,每日晨昏吸引人潮前往登山,成
為市民健身最佳場所。
3
●道路交通:目前軍功、大坑地區四通八達,
交通網以極為便利,未來捷運綠線、生活
圈四號線高架快速道路。
●社區地圖:
4
貳、身世
5
一、軍功寮的由來
• 軍功寮是漢人在大坑地區最早開發的聚落,而
其由來,一說指清朝時為防止大甲溪流域之泰雅族
原住民出擾庄民,曾派軍駐守於此,故稱「軍功
寮」。另一說法則指乾隆年間,因建造軍船需要大
量樟木作為原料,當時台灣多原生樟木,官方在台
設有多處「軍功寮」,專門採集木材製成木料。
「寮」是簡陋房舍的意思,所以當時清廷在軍
功寮屯兵,推斷應無長期屯守之意,是以軍人砍伐
木材臨時之住所較進其意,故稱為「軍功寮」。
6
二、和平里
• 清代隸屬於台灣東上堡,街莊名稱「大坑
莊」,日治時期隸屬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大
字名稱大坑,街庄名稱「大坑庄」,日治末期稱為
軍功二堡。民國34年台灣光復,隸屬台中縣大屯區
北屯鄉,民國36年,劃歸台中市北屯區,為祈求地
方和平,軍功二堡改為和平里。軍功一堡與軍功二
堡雖在地名有重大的變化,但無論在宗教信仰、民
俗風情、產業政經及社區組織上,此兩里都仍有密
不可分的關係。住民多以栽種荔枝、竹筍等,居民
則以賴姓為主。
7
三、村里演變歷史
(一) 軍功寮的史前時期
8
軍功公墓遺址年代距今約三、四千年前,面積約三
萬五千平方公尺,文化層距地表約二十公分,其文
化類型屬牛罵頭文化。軍功公墓遺址之遺物零星散
佈於緩坡面上,遺物分為兩種,即陶器與石器。陶
器主要有橙色夾砂繩紋陶與橙黃色夾砂陶,石器為
打製斧鋤形器及磨製石刀毛形器,由於公墓設置
上,破壞嚴重而影響文化考古的研究。
9
(二)軍功寮的原住民-巴
宰海平埔族
軍功寮番仔田、北屯舊
社、潭子墘三地相連,均
位在當年巴宰海族請墾荒
埔的東南邊界上。
10
(三)軍功寮的開墾與賴姓聚落
軍功寮庄位於和西以東,大山母山西側緩坡的山麓
下,清朝時期,自唐山渡海來台開墾的人眾多,清
初賴姓各組先後渡台,選擇了好山好水的軍功寮定
居,落地生根,迄今十餘年。賴姓大宗族在軍功寮
的開發,土地從最初的土虱甕一帶,持續擴展,東
到大山姆,西以旱溪為界與救樹鄉林,北臨潭子鄉
聚興庄,南界廍仔庄集水景頭庄,將近三百年。
11
叁、光華
12
自然資源
土虱甕:
其實是指軍功寮庄內巷弄曲折迂迴,人口聚
集稠密,好像群居生活的「土虱」。而其建
造之原意目的,猜想是以此彎曲易守難攻之
勢,可作為抵禦外侮,和節省聚落空間之使
用。此地至今尚保存著席時低矮短簷合院、
巷道曲折蜿蜒之建築特色。
13
14
產業
●生活特色:
1.農田原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為主,但因市地
重劃,多數改建為豪華住宅,而農作面積漸少,山
坡地則種植竹筍、荔枝、柚子為主。
2.工業生產主要以塑膠製品、五金建材、工作機
具加工廠、汽車修配廠及家庭代工等。
3.主要商業已零售及服務業居多。
15
產業
• 阿明打鐵仔店
16
產業
• 軍功寮的菸葉風華
17
產業
軍功寮菸葉:
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菸葉在軍功寮曾經輝
煌騰達四時多年之久,興盛時期菸葉的種植面積達
300多甲,菸樓總數共266座。
其中陣容最壯觀的是賴德建擁有20間菸樓。
在軍功寮,菸樓曾經是財富的指標,擁有菸樓表示
家庭經濟富裕,相對的必需同時具備土地、人力、
財力等優勢條件。
18
19
景-百年聚落:賴家
20
21
文化資源
• 福順宮與軍功寮
22
文化資源
福順宮於民國七十二年建成,是一棟兩層樓的建
築,主要供奉三府王爺,分別是朱、李、池三府王
爺,原為台中縣龍井鄉水裡港接受供奉,香火鼎
盛,在光緒年間出巡時,降乩聲言要在此救世,故
雕塑神像供俸在此祭祀,後在軍功里再建軍福宮,
分祀三府王爺。
23
廟中是以三府王爺為供奉主
神,廟內的雕刻乃是由國內
彰化縣田尾地區大師級人物
先生花費數年而成,在其供
奉的神像中,有一尊具百年
歷史,且年代最久遠的紙神
像,屬國內罕見,此尊神像
除臉部及衣物不是紙做的之
外,身軀皆是由紙糊成的,
更特別的是,其他神像皆因
長年煙燻而至臉部變黑,紙
神像卻歷經百年仍保持原
貌,令人嘖嘖稱奇。
24
文化資源
• 媽祖會
因「彰化媽祖廕外方」的流傳甚廣,所以早期軍功
寮地區居民紛紛前往彰化南瑤宮祈求媽祖庇佑,因
媽祖有求必應、相當靈驗,所以也陸續加入媽祖會
的行列,其中加入的媽祖會則以五媽、六媽居多。
媽祖會的員眾多,為聯繫彼此感情及活絡媽祖會組
織,每年都會舉行「吃會」。
25
農曆3/23是媽祖千秋,對軍功寮人士來說也是年中
盛事,因此每年終農曆3/29會回彰化南瑤宮參加媽
祖誕辰祭典,討論值角「吃會」是宜,擲筊決定下
屆爐 主,並由新爐主取得四月份「吃會」之請鐵以
扁通知會員,因媽祖會人員眾多所以要成為爐主的
機會非常小,再加上信徒們相信成為爐主將受到媽
祖的特別庇祐,因此被選上者無不歡欣鼓舞,以辦
喜事之心情邀請會員共同參與盛會。
26
文化資源
• 軍福宮與水尾老樹土地公廟
27
文化資源
奉祀主神為三府王爺及朱、李、池三尊王
爺。奉祀的配神主要有保生大帝、天上聖
母、西秦王爺、包府千歲。據傳樂成宮供奉
的「旱溪媽」之親身佛像,是取材於軍功寮
的樟樹,故「旱溪媽」每年都會飲水思源,
回娘家軍功寮來看一看。
28
• 軍福宮廟後的四株老樹和一座福德祠,見證著一、兩
百年來軍功寮的發展。
最傳奇的是一株「乞丐趕廟公」的老雀榕。據現年七
十六歲的「軍福宮」幹事許清江先生指出,現在這株老
雀榕生長的地方原本有一株老茄苳,後來因為鳥糞挾雜
著雀榕種子,在老茄苳旁邊萌芽茁壯,雀榕的枝幹便循
著老茄苳盤旋而上,最後將老茄苳包在其中,最後老茄
苳得不到養份而枯死,所以這株老雀榕的基部是中空
的,裡面還隱約可以看到老茄苳遺留下來的腐木。
29
樹基凹處設有「榕樹公」
的神祠,供人膜拜。 這
株老雀榕位在福德祠的右
前方,該座福德祠歷史也
有一、兩百年之久,是地
方的居民集資興建的。昭
和十一年曾經重新整建,
地方人士還特地立一塊石
碑在老雀榕旁作為紀念。
30
文化資源
• 文教機構:東山高中(完全中學)、軍功國小
31
文化資源
• 軍功寮八寶圳
八寶圳在軍功寮已有百年的歷史。軍功寮的開發與
發展皆因有八寶圳的灌溉,才得以耕作高經濟價值
的水稻與菸業,可謂農民生命泉源之母。
32
• 飲水思源:
農曆7/15,農民習俗家家戶戶除了祭拜好兄弟之
外。總會飲水思源的準備三牲五禮到埤頭(月湖村八
寶圳入水口),由地方首長、水利會會長、工作站站
長會同舉辦拜埤頭祭典,誦經其情風調雨順、國泰
民安、農產豐收,每年案例舉辦,直到目前皆沒停
辦過,可說是農民一年中的大事之ㄧ。
33
文化資源
• 百年古井
之前軍功寮的居民都在
這提水使用,百年古井具
有歷史保存價值。該區以
建造一做小公園,保留古
井,提供居民一個休閒空
間,不要忘記飲水思源。
34
文化資源
正覺寺
八卦窯
35
景-情人橋
36
景-新都生態公園
37
38
景-環保藝術造型公園─寶之林
39
40
景-大坑地震公園
41
大坑六至十號豋山步道
42
人物
• 軍功寮的醫生 呂日新
呂日新仁心仁術、生春妙手的行
醫過程就人無數,且於光復後民
國37-39年間擔任過兩任里長一
職,為地方造橋鋪路、排解鄉民
紛爭、造福鄉哩,也因他為善積
德,其夫人呂蕭嬌女士福壽雙
全、享受103歲,士軍功寮傳頌的
人瑞。
43
人物
• 軍功寮的文人 江萬枝
約在民國27年前後,
在自家設立草堂教授漢
文,從不收取學費,學
生最多曾達46名。
44
人物
• 建設軍功寮 賴德建
建設地方
水利貢獻─建設擋門、搶水
金融貢獻─農會、信用組合
醫衛貢獻─北屯區衛生所
文教貢獻─建功國小
宗教貢獻─軍福宮
經濟貢獻─軍功寮菸草
45
人物
• 遊戲人生大師 賴慶堂
17、18歲進入戲團軍和園習戲,曾演過小生、小旦。
除了子弟戲前後場的才華,本身毛筆書法字跡亦清新秀
麗,軍功寮家家戶戶過年的門聯長出自他的手筆。
46
肆、參與
47
一、社區組織發展沿革
(一)成立沿革
和平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日期:中華民國82年 3月20日
現任第四屆理事長:蔡安
會員總共97名
48
• (二)發展經過
• 後兩屆才積極推動社區計畫及社區居民服
務:精神倫理建設、媽媽教室活動、圖書
館設置、全民運動提倡、新社區風貌。
49
二、社區班隊例行行動
• 守望相助隊、社區義工隊
50
• 媽媽教室
51
伍、議題
1.缺乏計畫撰寫專業人才:申請經費時要寫很多報
告書,但不一定審核通過)
2.社區文化資產保存不易:社區內的文化資源因牽
涉私人土地或人為因素就很難予以保存。
3. 經費短缺,以致社區工作無法永續經營:之前有
兒童教室,向美術、書法、讀經班等。
52
陸、實踐
• 96年度 六星環境計畫 城鄉風貌
• 執行內容
和平里菸樓舊聚落社區風貌營造規劃設計
53
柒、願景
• 希望地震公園旁、連接九號到十號步道的
彈藥庫(隧道),能夠開發成公共藝文空間,
更能帶動整個大坑的觀光人潮,使地方產
業更加蓬勃。
54
資料、圖片來源
• http://www.tccg.gov.tw/sys/view?state=prt_theme&group=03
• http://www.taichung.gov.tw/internet/main/docDetail.aspx?uid=4141&do
cid=38519
• http://www.lighttaiwan.com/albums_files/1/4519/pic_s6917.jpg
• http://www.lighttaiwan.com/albums_files/1/4519/pic_s6920.jpg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4%B8%AD%E5%B8%82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5%B1%AF%E5%8D%80
• http://www.wretch.cc/blog/hexentw/9581603
• 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02303d9
• 林標權里長、台中市北屯區和平發展協會提供
• 書-走過軍功寮庄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