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冲突.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冲突.ppt
社会工作伦理第五小组讨论课题
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之间的
冲突
小组成员:
朱奕奕 王映丹
李秀莹 张琰伶
法如克 王阳
目录
我们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第一页
什么是团体责任
什么是个人责任
什么是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冲突
如何缓和两者之间的冲突
团体责任
——是否一定意味着“依赖”?
•
概念澄清
第二页
团体责任(或社会责任)
我们这里所说的团体责任是指社会组织或团体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与帮助,以提高
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所应承担的职责与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即是一种
社会福利。
例如:
西方的一些高福利水平的国家,政府几乎承担了福利的所有开支,在这种情况
下,就是一种纯社会责任的福利制度,即政府在福利制度中承担主要责任,个人几乎
不用承担责任。
*质疑的声音 ——过分的“依赖”是违反道德的?
个人责任
——福利向工作转变?
•
概念澄清
第三页
个人责任
这里所说的个人责任是指社会救助或社会福利等的受益者在享受服务和帮助的同时需
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一定责任。
例如: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参保激励机制,即“多缴多补、长缴多得”,之前的保
险金缴得多,之后能得到的养老金也会多。这样就鼓励参保人负起个人责任,提倡享
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质疑的声音:“社会福利从性质上是无条件的。”(罗伯特.古定)
2016/8/6
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冲突
第四页
福利依赖
壹
产生依赖性。
(主动依赖)
“福利企业”的虚伪
团体或政府承担过多责任导致个人
贰
某些企业利用残疾人,但没有实现
残疾人的个人价值和他们本应尽的
个人责任。
过分要求个人承担责任,剥夺了
“福利母亲”的悲剧
叁
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利,使迫切需要
帮助的人们陷入更深的困境。
冲突实例
第五页
为缓和冲突而做出的努力
理论设想
第六页
.建构一种混合社会福利体制的努力:
《社会福利和个人责任:赞成和反对》
——大卫.舒米兹和罗伯特.古定 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看似相对的两个观点实则反映了在当代国际环境下,无论是纯粹
的社会福利还是纯粹的个人责任,似乎都是偏面的。理想的福利政策应是一种既非完全
政府责任、又非完全个人责任的政策。换一句话说,它是融个人责任和政府责任为一体
的混合的或中道的社会福利。根据美国1996年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和解法令的说法,是
从福利走向工作、变福利国家为福利社会的政策。一句话,让社会来承担起照顾它的公
民的责任。
2016/8/6
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
第七页
• 福利多元主义是继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贝弗里奇范式之后为解决
福利国家危机,于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理论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
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
全社会的产物。福利多元主义兴起的背景是福利国家演进中的危机以
及理论界对福利国家的批判;福利多元主义的内涵有三分法及四分法
之不同;对福利多元主义发展趋势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福利多元
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政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
第八页
•
关于三分法:即福利的提供者由国家、市场和家庭组成。
•
(市场)经济对应的是正式的组织,体现的价值是选择和自主,社会成员作为行动者建立的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国家对应的是公共组织,体现的价值是平等和保障,社会成员作为行动者建立的是和国家的关系;家庭是非正式的
私人的组合,在微观层面上体现的是团结和共有的价值,社会成员作为行动者建立的是和社会的关系。福利三角展
示了三方的互动关系。(市场)经济提供着就业福利;个人努力、家庭保障和社区互助是非正规福利的核心;国家透
过正规的社会福利制度将社会资源再分配。在一定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和家庭
提供的家庭福利可以分担社会成员在遭遇市场失败时的风险
•
认为社会福利的来源有四个:市场、国家、社区和民间社会(或志愿组织)
•
特别强调民间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在基于不同理念上的政府、市场、社区之间建
立联系纽带,使私人和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
•
福利多元主义的四分法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对福利来源的进一步细化。
•
福利多元主义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没有绝对的划分界限。一些提出三分法的学者有时也使用四分法开展他们的研究。
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是对福利提供的反思。福利多元主义认为福利的来源应该多元化,福利责任不仅仅由国
家或市场来承担,其他社会主体如个人、家庭和志愿组织、民间机构等也应是福利的提供者,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它企图冲破国家和市场的绝对主义藩篱,寻求福利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佳路径。。
对中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九页
•
福利多元主义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无疑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由家
庭保障的传统保障制度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一单位统包的保障体制,后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随之出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强调市场与社会保
障制度的关系,但传统的家庭、社区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新兴的志愿组织、民间
团体在社会保障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呢?中国具有强调家庭作用的传统文化和价值,有组织结构严
密的社区,有密切互动的邻里关系,它们在福利提供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尚未具备西方福利
国家那样丰厚的经济基础,国家提供福利的模式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在,福利多元主义给我们
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理论模式:平衡不同的福利提供者的作用,避免国家在福利提供中过分地保
障,避免福利依赖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结构,注意到西方福利国家的危
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对福利国家发展的意义,将福利多元主义嵌入我国社会福利结构,在福利多元
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政策,构建一个有稳定的福利保障、和谐发展的社会。
为缓和冲突而做出的努力
实例列举
第十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
整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
点工作的通知》,开始试行新的税收
优惠政策——优惠额为企业残疾人职
工人数,乘以当地政府确定的每个残
疾人每年的优惠额,与企业整体的销
售收入、纳税额不再挂钩。这直接意
味着——那些曾经避税的“福利企业”
会损失上千万的利益。
社会工作介入反福利依赖:社会工作
有其科学助人的理论和方法,防范和
治理低保依赖,社会工作可以从宏观、
中观和微观的层面介入。宏观方面可
以从社会政策入手,如加强就业培训、
实行工作福利制度;中观层面介入社
区工作,树立“授人以渔”观念,帮助
他们再就业;微观介入个案和小组工作
鼓励案主利用资源发展自己,走向自助
之路。
Thanks!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