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S域模型
电 路
分 析
互感的S域模型
u1
i1
i2
M
L1
L2
u2
返回
伏安关系式
d i1
d i2
u1 L1
M
dt
dt
u2 L2
d i2
di
M 1
dt
dt
sL1
L1i 1(0 )
I 2 ( s)
sM
U1 ( s )
I1 ( s )
Mi 2(0 )
sL2
U 2 ( s)
L2i 2(0 )
Mi 1(0 )
画出S域模型
U1 (s) sL1I1 (s) L1i1 (0 ) sM I 2 (s) M i2 (0 )
U 2 (s) sL2 I 2 (s) L2i2 (0 ) sM I1 (s) M i1 (0 )
对伏安关系式进行拉氏变换
1
电 路
分 析
例 11-13
如图所示电路中,M=1H, 开关K闭合已久,在 t=0时K断
开,试求i(t)和u2(t)。
I1 ( s) 10
i1 (t ) 10 2H
i2 (t )
40V
M 4H
u2 (t )
K
8
2s
s
40
s
i (t )
4s
4
10
I (s )
10
U 2 ( s)
S域模型
解:电路初始值为
i1(0-)=4A, i2(0-)=0, 画出S域模型.
2
电 路
分 析
例 11-13
I1 ( s) 10
复频域模型如图所示。
列回路方程:
s
40
s
(20+6s)I –2sI =40/s+8-4
40 / s 4
s 10
2 1
I
20 4s
s( s 5) s s 5
8
2s
4s
4
I (s )
10
U 2 ( s)
15
U 2 4sI 4 sI 4 3sI 7
s5
i(t ) (2 e ) (t ) A
5t
u2 (t ) 7 (t ) 15e (t ) V
5t
3
电 路
分 析
例 11-13
去耦等效电路法
如图所示电路中,M=1H, 开关K闭合已久,在 t=0时K断
开,试求i(t)和u2(t)。
i1 (t ) 10 2H
i2 (t )
40V
M 4H
10
i (t )
i1 (t ) 10 1H
i2 (t )
u2 (t )
1H i3 (t )
K
40V
u2 (t )
3H
K
10
i (t )
解:电路初始值为
i1(0-)=4A, i2(0-)=0, i3(0-)=4A, 画出S域模型.
4
电 路
分 析
例 11-13
i1 (t ) 10 1H
1H i3 (t )
10
s
s 4
4
i2 (t )
40V
去耦等效电路法
u2 (t )
3H
10
K
3s
40
s
I (s )
i (t )
10
U 2 ( s)
S域模型
电流为 I (s)
40 / s 4 s 10 2 1
20 4s s( s 5) s s 5
U 2 ( s) 3sI ( s) 4 7
i(t ) (2 e 5t ) (t ) A
15
s5
u2 (t ) 7 (t ) 15e 5t (t ) V
5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电感元件
diL
dt
1
wL Li L2
2
伏安关系 u L L
贮藏能量
iL
1 t
u L dt i L (0)
0
L
初态特性: iL(0+)= iL(0-)
初态等效:
iL(0+)=0时等效开路; iL(0+)0等效电流源。
稳态等效:t时等效短路。
S域模型
串联模型:sL与电压源LiL(0-)
串联。
并联模型:sL与电流源iL(0-)/s 并联。
6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电容元件
伏安关系
贮藏能量
初态特性:
duC
iC C
dt
wC
1 t
u C iC dt u C (0)
C 0
1
Cu C2
2
uC(0+)= uC(0-)
初态等效:
uC(0+)=0时等效开路;uC(0+)0等效电压源。
稳态等效:t时等效开路。
S域模型
串联模型:1/sC与电压源uC
(0-)/s 串联。
并联模型:1/sC与电流源CuC(0-) 并联。
7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换路与初态
换路:指电路的开关动作、电源波动、某处短路或断开等。
电路的两种初态
0+初态和0-初态,物理概念不同。
0-初始状态:换路前一瞬间电路的初态。
0+初始状态:换路后一瞬间电路的初态。
换路定律 :
uC(0+)= uC(0-); 电容电压不能跃变
iL(0+)= iL(0-); 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而其它变量换路前后瞬间都有跃变。
电路的零状态:
指电路初始贮藏的能量为零,即uC(0-)=0和iL(0-) =0。
电路时域分析的初态:一般指0+初始状态。n阶电路有n个初态。
电路S域分析的初态:用0-初始状态。
8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电路定律
欧姆定律
形式一:U(s)=Z(s)I(s)
R:U(s)=RI(s)
L:U(s)=sLI(s)
C:U(s)=1/(sC)I(s)
形式二:I(s)=Y(s)U(s)
R:I(s)=GU(s)
L:I(s)=1/(sL)U(s)
C:I(s)=sCU(s)
基尔霍夫定律
KCL:I(s)=0
KVL:U(s)=0
9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全响应的两种分解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未加输入时由初始值引起的响应。
零状态响应:初态为零时由输入引起的响应。
零输入响应是初始值的线性函数;
零状态响应是激励的线性函数。
暂态响应 +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与电路的特征根相关的响应。微分方程的
齐次解。
稳态响应:t时的响应。微分方程的特解。
10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概念
电路的的特征根
在同一电路中,电路变量不同,电路的特征根(固有频
率)是相同的。
n阶电路有n个特征根。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RC或=L/R,特征根为-1/。
特征根的类型
负实单根:过阻尼,零输入响应是非振荡的。
负实重根:临界阻尼,零输入响应是非振荡的。
共轭复根:欠阻尼,零输入响应是衰减振荡的。
共轭虚根:无阻尼,零输入响应是等幅振荡的。
11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计算方法
拉普拉斯变换
四个基本变换对
(t)1,
(t)1/s, e-at(t)1/(s+)。
四个性质
时移;频移;时域微分;时域积分。
拉普拉斯反变换
部分分式法:
单根,重根,复根。
12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计算方法
简单一阶电路的计算
三要素法:
无需列方程,主要求0+初值、终值和时间常数。
根据
y(t ) y() [ y(0 ) y() ]e t 计算全响应
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
先画出电路的S域模型,再计算。
复杂电路(含受控源电路、二阶或二阶以上电路)
的计算
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如网孔
法、节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电桥电路和对称
电路、Y-变换、电源变换等。
13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基本计算方法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时域:未加独立源,由电路初始贮藏能量引起的响应。
S域:S域模型中初值电源单独作用引起的响应。
y(t ) y() [ y(0 ) y() ]e t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时域:令电路初始贮藏能量为零,即和,由独立源引起
的响应。
S域:S域模型中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引起的响应。
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
是二阶电路两种基本电路。判断电路响应的形式可用R
与L、C的关系判别式来进行。这两个电路是对偶的。
14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特殊计算方法
初态的计算
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由换路定律确定;
其它电量的初始值求解步骤:
求换路前t=0-时的电容电压uC(0-)和电感电流iL(0-)
;
画出初态等效电路
电感元件用相应的初态等效电路替换;
电容元件用相应的初态等效电路替换;
这时的初态等效电路为电阻电路;
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计算初态等效电路,即解得初
始值。
15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特殊计算方法
时间常数的计算
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一般计算方法是:
将贮能元件合并成等效电感Leq或等效电容Ceq
;
求从贮能元件看进去的戴维南电阻,即将独立电源置
零后求出的等效电阻RTh;
即求出时间常数=RThCeq或= Leq/RTh
正弦函数激励的一阶电路
也可以采用“三要素法”;这时的三要素法公式为
y(t ) y ss (t ) [ y(0 ) y ss (0) ]e t
其中,yss(t)是电路的正弦稳态解,可用相量法求得;
yss(0)是正弦稳态解当t=0时的值。
16
电 路
分 析
动态电路小结
特殊计算方法
分段常量函数激励的一阶电路
采用分段“三要素法”、阶跃响应法计算;
含互感电路的计算
先求出S域模型,再计算有互感的电路,模型比较复杂;
先求出去耦等效电路,再求出S域模型,计算无互感的
电路。
电路的冲激响应
激励为冲激函数时的零状态响应,
用拉普拉斯变换直接求解;
对阶跃响应求导获得。
17
电 路
分 析
作业
选做
11-17
11-18
18